山是老師-引領低資源青年登高山,修好人生學分

「一開始我很怕自己體力不好,無法完成這趟旅程,到最後我發現,我是有能力辦到的,還可以幫助別人!」

來自北部某安置機構的16歲女孩眼眶泛淚,訴說今年暑假參與台灣生態登山學校(全名:台灣生態登山教育協會)的「青鳥壯遊」歷程。她跟其他4名年齡14至16歲、來自桃園、新北的同伴,在8月12日從台北市信義區啟程,騎著單車近350公里,抵達玉山腳下的東埔,並於19日登上台灣第一高峰玉山。

台灣生態登山學校今年暑假的「青鳥壯遊」,帶領青少年完成從平地登上玉山之旅。 

靠著騎乘單車加上雙腿健行,他們在8天中完成從0到3952公尺的島內壯遊。第1天,女孩因高溫中暑、身體不適嘔吐,延宕了團隊預定的行程;到了單攻玉山那天,她幫同伴背起了沈重的背包,在玉山主峰頂激勵夥伴爬完最後一段路。

活動領隊、台灣生態登山學校秘書長陳貞秀表示,參與壯遊的青少年們,在成長過程中比一般孩子辛苦,靠著毅力與團隊合作,克服高溫、長距離陡坡等挑戰,完成一趟相互扶持的精彩旅程。

在這趟青鳥壯遊之前,幾個孩子都曾參與台灣生態登山學校的「亞成鳥計畫」。2010年起啟動的「亞成鳥」,與學校、社福單位或安置機構合作,由登山學校輔導員和至志工、社工一同陪伴高關懷、低資源的青少年上山,每年暑假在山林中學習面對挑戰、自我表達與團隊合作。

「這些青少年如同亞成鳥,在成長的起飛階段,可能因為家庭功能失靈、或身邊沒有安全網接住,一不小心就跌跤,但只要有人適時拉他們一把,就有機會可以飛得又高、又好。」陳貞秀說。

野地環境讓人自然互相扶持、學習團隊合作。 

亞成鳥走入的山林,是充滿魔幻魅力的「中級山」。有別於路徑清爽、林相單純的高山、與平易近人的郊山步道和小百岳,海拔1000-3000公尺的台灣山區特色是路徑不明、生態豐富、林木蔥鬱以致不見天日、野性而凌亂,最適合練習方向定位與拓展感官經驗。

雖然濕熱泥濘、蚊蟲凶猛,行走間有時還得揮刀闢路,走起來常常很「ak-tsa̍k」(煩燥),但就是這般獨特魅力,讓登山者對中級山又愛又恨。而在走向未知之徑的同時,人也悄悄走向彼此的內心深處。

陳貞秀指出,「我們見證過許多孩子在山上發光發熱,希望讓孩子走更長的路,協助其把山上獲得的能量,運用到山下的生活與學習。『青鳥』計劃就是為了鼓勵孩子發揮在山中獲得的正向經驗,完成壯遊夢想。」

登山者的社會參與之路

陳貞秀唸政治大學時參與登山社,從此與山結下不解之緣。婚前與先生連志展的一趟50天中央山脈大縱走,漫長艱困的旅途中,遇到各種挫折。「每天都在吵架呀!」從要不要陪對方上廁所、要不要走崩壁路線、如何分配有限糧食,都是爭執主題。這個過程,也讓兩人重新思索登山對人的意義。

「人最關注的,往往還是自己內在的慾望,就算山上美景當前,爬山的人心中其實充滿內心戲與掙扎。」在自然嚴酷的考驗下,內在的脆弱無所遁藏,也無法逃避彼此關係中的破綻。

下了山,夫妻倆念念不忘於野地對人的轉化力量,號召愛山夥伴成立非營利的「台灣生態登山學校」,嘗試探索具本土特色的登山教育,推廣以環境倫理為主體的登山文化。培訓相關人才之外,並以野地教育推動社會福利、青少年教育與終身學習。

毋須刻意教導,山行過程中青少年自發互助陪伴。 

連志展回憶,第一年啟動亞成鳥計畫時,因經費不足,還動員志工在街頭叫賣自製麵包。轉眼間11年過去,已累積391位青少年參與。他認為,亞成鳥計畫如同一項實驗教育,形塑了不同的登山價值。在過程中,「登頂」並非唯一目標,更重要的是透過對話,理解每個人的差異,並引導出人本性裡的良善和利他。

「我們在山上不會跟孩子說『你要很強、不能走不動!』,我從亞成鳥身上看到的是互助、理解,而不是力求個人表現。」不需刻意教導,青少年在登山過程中,自然而然就會主動互助,耐心等待走得慢的隊友、幫忙分擔背包重量、討論搭營煮食如何分工。

連志展在登山學校還統籌另一項計畫「野地教育輔導員」,每期以半年時間培訓有志從事野地教育工作的人士,除了登山技能外,結合心理諮商、無痕山林、原住民土地文化等課程,以薩提爾對話和提問式學習法進行,讓學員學習團隊領導外,也強調人與自然的連結。

用心觀察,是人與自然連結的第一步。 

一座山就是一所學校

今年因疫情導致的「報復性旅遊」也蔓延到山林,熱門百岳路線湧進大批人潮,垃圾暴增、人聲嘈雜,造成環境衝擊,加上去年以來的「山林解禁」政策,對登山風險缺乏適當認知和能力的登山客貿然入山,導致山難事件頻傳。

台灣有七成面積為山區,山域環境豐富多變,卻相當缺乏普及的登山教育,一般成人若有志學習,多半仰賴社區大學、民間組織或者商業團體提供的課程。

登山學校近年發起的新計畫「南湖生態登山小學」,鎖定具備基本登山能力、對生態觀察有興趣的成人,目標為定期走進特有種豐富的南湖大山圈谷,進行四季生態觀察。

計畫主持人江陽聖同樣出身政大登山社,在這套為期三個月、理論和實作兼具的系統性課程中,規劃了野地生活技能、基本救命術、地圖判位、糧食規劃、登山裝備等技能項目,也安排野外調查專家,教授獸跡、植物觀察的基礎概念。

聽課之外,學員還得自行進行書報討論,針對植物、鳥類、昆蟲、哺乳類、地質地形等生態主題蒐集資料、製作圖鑑。6天的期末攀登中,多數從未歷經這麼長天數山行的學員,不僅要自行背負所有糧食、裝備,準備生態教案,還得沿途紀錄不同海拔的各類物種,在生態記錄APP「iNaturalist」上逐筆記錄,相當考驗體力與知性。

學員年齡介於25歲到50歲之間,背景廣泛,除了一般上班族外,也有非營利組織工作者、藝術工作者與大學教授,且女性比例相當高。有學員笑稱「上山很忙!」,登山前置作業從練習寫計畫書、裝備輕量化、練體能到判斷氣候資訊都要做;也有學員第一次實踐「無痕山林」,在山上嘗試用松蘿取代衛生紙上大號,並挖貓洞妥善掩埋自己的排泄物,降低人類行為對山林的影響。

學會了上山基本功,藉由一次次重訪,深刻了解南湖大山,在山林中自我覺察、認識其他生命、甚至有機會成為公民科學家。一座山就是一所學校,在這個多山島嶼,「登山」除了「攻頂」之外,還有更多元的價值,等待敘說。